•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专题活动 > 河长制

宣城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简报2020年第1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06 15:17 信息来源:市河长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市级工作动态

我市有力有序推进重点水利项目开复工  连日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重点水利工作,有力有序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复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充分发挥水利在“六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截至2月24日,全市在建重大水利工程中,城市活水工程、青弋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港口湾水库灌区、牛岭水库等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均已复工,其余面上水利项目正在有序组织复工,确保所有开口子工程在汛前完成堵口复堤任务,具备安全度汛条件。

一是及早安排部署。为有效应对疫情对水利建设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市水利局及时成立水利项目开复工疫情防控协调指导小组,先后印发《转发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重点水利项目复工复产帮扶工作的通知》,对水利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和重点水利工程复工作出全面部署。组织召开全市水利工作暨重点水利项目开复工视频会议,督促各县市区超前谋划,尽快复工建设重大水利工程以及涉及度汛安全的在建工程。

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先后带队赴青弋江灌区东干渠进水闸、港口湾灌区佟公坝枢纽新坝施工现场,检查水利工程开复工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督促指导项目法人对建设工地的疫情防控负首要责任,按照“一个工地一个方案”,严格执行制定的防控细则和应急预案,实行施工现场日消毒、封闭管理和参建人员测体温、戴口罩、分餐等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对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停工停产,并积极为复工施工企业筹措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护物资。

三是强化建设管理。坚持疫情防控和工程质量安全“两手抓”,督促项目法人实行疫情防控零报告制度,持续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绝不能因疫情防控和抢进度而放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市水利局)


★县级工作动态

宣州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长制”工作 为进一步扎实抓细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长制相关工作,连日来,根据工作安排,宣州区河长办组织检查有关乡镇、街道疫情防控和河长制工作实地查看疫情防控和河道整治情况、沿河的垃圾处理、污水排放、河道采砂、环境卫生整治等情况。

目前,该区各地在依法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巡河、涉河环境卫生整治等河长制工作,主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防止出现管理空白。(宣州区河长办)

郎溪县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加强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规范医疗污水应急处理和杀菌消毒,保障城镇饮用水安全,郎溪县组织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监测频次为1次/2周。

郎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安排采样人员对龙须湖水库、天子门水库、朗源水库、梅红水库等多个水源地断面、水质开展采样监测工作,经监测分析,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郎溪县河长办)


★经验交流

郎溪县扎实推动跨界河流治理


郎溪县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北邻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溧阳市,东南接广德市,西接宣州区,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县域内河湖水系众多,由于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和跨行业部门,在部分行政交界水域,一段时期,水事纠纷、跨界河湖水污染、非法采砂等情况依然存在,受跨界环境影响制约较多。

近年来,郎溪县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牢牢把握“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途径,与周边县市区在互动交流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检查、联防联控管理、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建立了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扎实推跨界河流治理。

聚焦水利基础建设,“强监管、补短板”,助力河湖管理能力提升郎溪县针对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一是抓住大灾大干、大干大治的机遇,超前谋划、乘势而为及时作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决策和部署,加大水利工程兴修力度,全力推进灾后水利建设和项目争取工作。三年来累计谋划8类项目30个工程,到位省级以上资金2.56亿元。二是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2018年安排县级财政12157万元用于实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2019年1-8月,部分工程中央资金暂未到位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县先行垫付未到位资金与县级配套项目资金,共计6107.55万元。三是强化建后管护,提升工程效益。制发《郎溪县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奖补办法》《郎溪县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实施细则》《郎溪县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实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2019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水韵郎川建设和河湖长制工作精细化管理要求,完善修订《郎溪县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奖补办法》,落实管护资金221.6万元。

强化跨区域合作,“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推进河湖治理与保护。一是保障饮水安全。为了保障毕桥镇、飞鲤镇老百姓饮水安全,郎溪县结合建立跨界联防联治机制,自2015年9月开始从宣州区塘埂头水库调水补给两乡镇供水。自2017年以来,郎溪-宣州两地县级河湖长每年定期召开河湖长联席会议、联合巡河,共同推进永丰河流域、塘埂头水库周边环境整治,有力保障水源安全和供水安全。二是化解水事纠纷。省际周边出现的水事纠纷和问题,以及郎溪、溧阳两地各自发现的问题,定期互相通报,并在积极沟通意见后,由双方河长办交办。如针对位于该县凌笪乡、江苏溧阳交界处的野毛岕水库上游水土流失,溧阳市长山矿矿渣填堵凌笪乡灌溉水塘等问题,双方河长办召开由郎溪、溧阳两地水利、镇、村以及涉及企业法人参加的协调会议,对发现问题现场交办,并跟踪督查督办,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联合共治。强化与溧阳市联防联控机制,集中“溧-郎”两区域执法力量,进行流域联合执法,不定期开展污染源现场联合检查,对跨界区域进行飞行检查。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联合处置机制,每年开展1次边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监测和处置演练。加大偷漏排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对梅溧河、郎川河沿河区域的污染源进行联合排查、联合整治、联合执法,依法关闭、劝退、搬迁梅溧河、郎川河流域沿线跨界企业4家。针对郎溪县、宣州区共管的南漪湖非法采砂一度猖獗,违法采砂者跟执法部门“打游击”,玩“捉迷藏”的问题,郎溪、宣州两地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合开展南漪湖流域非法整治行动,该县一周内共切割清除采砂船、废弃船等各类作业船93艘,拆除砂石吊机1台、输送带7条、加工设备4台套,封堵砂道5处,清理堆砂场6处,有效遏制非法采砂行为,实现清零见底。同时为建立长效机制,郎、宣两地在南漪湖建设高清探头3处,两地实时共享监控信息,实现24小时监控。四是实现跨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确定殷桥、狮子口、梨园口3个断面联合监测采样点,建有24小时水质监测点2个,新增新郎川河监测断面1处采用月检测制,实施全过程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建立跨界水环境信息大数据交流中心,对河流、湖泊基本生态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及时更新共享交界断面水质、水量、水文等信息数据。五是建立跨区域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跨界河湖长联席会议,加大跨区域涉水事务协调处理,凡涉及跨界区域排污的建设项目,及时进行互相通报,严把项目审批关,实现治水工作常态化开展、一体化推进。创新无人机巡河机制,采取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巡河模式,对跨界河道综合环境进行全方位排摸,掌握水质、污染源等基础信息,建立“一河一档”跟踪管理。

三级河湖长齐行动,“见行动、见成效”,实现河湖治理常态长效一是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县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既挂帅又出征,同时兼任一条县级河流的河长,带头把河湖长制付诸行动,带头把河湖管护责任落到实处,切实变“九龙治水”为党委政府“一拳发力”,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全县共设立各级河长、湖长208名。其中县级河长11名、湖长4名;镇级河长54名、湖长11名,村级河长107名湖长21名。2019年,全县各级巡河10947次,其中县级河湖长267次,镇级2880次,村级7800次。县级交办巡河发现问题146件,整改到位146件。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县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住建局、公安局等重点部门围绕河长制工作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建立常规联合执法机制、专项执法机制、突发执法机制三大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拦河渔网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核查等专项行动,销号“四乱”问题3件,依法拆除荡南湖违法建筑12处,清除拦河渔网41处,排查整治固废点位20处,清理违法种植1.3万余平米,清除河堤建筑、生活垃圾50余处,关停并转禁养区养殖场44家。三是推动社会共治。组建“党员先锋护河岗”“巾帼护河岗”“红领巾爱河岗”等社会各界志愿者参与河库管护从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老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群体中选聘12名河长制监督员,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开河长公示牌信息,开辟微信、监督电话等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发挥检察院等部门作用,推行公益诉讼,提前介入河湖长制管理,对破坏水生态等问题进行公益诉讼。(郎溪县河长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