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河湖水越来越美 幸福感越来越强

──安徽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27 08:57 信息来源:省水利厅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只要看到他的微信运动步数超过两万,我就知道丁镇长今天一定是去巡河了。”安徽省肥西县紫蓬镇居民李明指着手机说。在绵延的巢湖岸线、派河沿岸、丰乐河畔,总能看见河长们认真巡查的身影。

安徽加快河长制“见行动、见成效”步伐,以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为目标,努力打好河湖管护攻坚战,2019年全省5.5万多名河长湖长巡河暗访113.8万次,清理整治河湖问题1.2万余处,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全面加强,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画卷徐徐展开。

系统推进“三水共治”

绿草如茵,清波荡漾。沿着尖担沟旁的步道一路向前,这条景观带令人赏心悦目。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龙须沟”。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生态修复等综合施策,让尖担沟摘掉了“黑臭帽”。

尖担沟的华丽“蜕变”,是安徽坚持系统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三水共治”的成果。

严格水资源保护就要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2019年,安徽省水利厅印发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安徽省实施方案》,修订《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建成15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完成40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全年关闭自备井180余眼,压采水量420万立方米,划定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43个,划定乡镇及以下“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1086个。

改善河湖水质是水污染防治的核心。2019年,安徽建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30个,建成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140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857个、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1466处;231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安徽着力强化水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3.78平方公里,退耕还湿4万亩,修复湿地5万亩;开展颍河等5条河流生态流量管控试点;推进866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2019年把打赢打好河湖“四乱”歼灭战、长江淮河岸线保卫战、河湖采砂管理持久战等“三大战役”作为向河湖顽疾宣战的主战场。安徽省委书记、省长2019年先后10次到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等开展全河段、全方位暗访督察,省级河长湖长累计巡河巡湖24次,部署并调度河湖系统治理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督促落实河湖“四乱”问题整改。

在高位推动下,安徽快速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治水的工作局面。省政府公布《安徽省湖泊保护名录》,对全省498个湖泊实施重点保护;12个省级河湖“一河(湖)一策”印发实施,1484项市县级重点河湖“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全省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完成划界;开发了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有力支撑五级河长巡河暗访、履职,2万名基层河长参加了“河长通”手机App使用操作培训。

铁腕共护水清岸绿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安徽2019年打响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一方面统筹流域五市指挥调度,管控整治沿湖岸线和支流,推进33个入湖河口湿地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湖区蓝藻治理和入湖河流清水廊道保护,实施生态补水、退耕还湿,推进农村面源污染精细化网格化治理。此外,强化跨省跨市湖泊管护,进一步改善石臼湖、龙感湖、菜子湖等湖泊生态。

如今,在巢湖入湖河流流经区域,都有了分段归属、责任到人的河长,入湖河流水质从源头上得到了保护。数据显示,2019年巢湖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与2018年同期相比,水质由Ⅴ类转为Ⅳ类。

2019年安徽重拳出击,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将河湖“清四乱”纳入省政府对市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河湖长制考核内容,通过印发“一市一单”、重点问题挂牌督办、现场督导等形式推进问题整改。15个暗访组对72个重点河湖开展拉网式暗访,目前全省“四乱”点位1044处全部整改完成,清理非法占用水域岸线564.9公里,清除垃圾52.8万吨,清除非法网箱养殖1.73万亩,拆除违章建房20万平方米。

安徽始终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省河长办全面推进长江水岸同治,开展“23+N”涉河湖问题整改,落实“点对点、长对长”问题整改责任制,推进267个河湖突出问题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验收266个。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整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查处非法采砂案件410件,淮河、长江干流共拆解取缔非法采砂船只1390艘。

共治共享美丽河湖

“以前,新安江上和江边经常看到水草和生活垃圾,如今,不仅河清了,两岸风光也越来越美,住在这里,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家住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湖边村的程震老人在江边散步时说。

新安江流域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探索地。如今,新安江已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新安江屯溪段被水利部列入17条(座)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名录。安徽大力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做法,16个市全部建立跨县水生态补偿机制,绩溪等县还开展了跨乡镇水生态补偿。

以新安江屯溪段全国示范河流建设为契机,安徽全面启动示范河湖建设,27条(座)河湖正在创建中。宣城市建立标准统一、能进能出的示范点建设长效机制;池州市、安庆市将河湖保洁纳入城乡一体化体系,强化源头保护。

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打击非法采砂、入河排污口监管等专项行动中,安徽各部门充分借助河长制平台,协调联动。2019年,全省共签订跨界联防联控协议29份,六安市、阜阳市与河南固始县签订了打击非法采砂联防联控协议,安徽与江苏、湖北两省共商跨省湖泊“一湖一策”。

家住肥西县紫蓬社区的倪有华,每天茶余饭后都要到家门前的卞小河边溜达一圈。“要每天看看才安心。”在倪有华心中,沿着河流转一转就像看看自家菜园子一样自然。在肥西县,像倪有华这样的群众巡河员有200余人。

2019年12月6日,淮南市“专家河长”聘请仪式在市河长办举行。“专家河长”团队由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4名水环境治理专家组成。淮南市在建立完善四级河长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设立了“五老河长”“企业河长”,聘请了“专家河长”,积极探索社会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的有效途径。

目前,安徽共聘请社会监督员3300名、“民间河长”5800人,2019年各类志愿者及群团组织参与河湖管护4.1万人次。宣城、淮南、蚌埠等地建立了“河长制+检察院”工作机制,不少市县成立了“公安局水务警务室”,全省聘请“河湖检察官”150名,设立“河湖警长”1110名。

今年,安徽将围绕“三水共治”持续发力,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快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目前,省级已启动2020年第一轮河湖长制暗访工作,各市已启动省级幸福河湖试点暨示范河湖创建工作。

(转自《中国水利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