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动态

宁国水利“治造” 乡村振兴添彩

宁国市水利工程功能建设与景观打造相结合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02 10:40 信息来源:宁国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吕氏春秋·慎人》载:“掘地财,取水利。”《中国百科辞典》对“水利”的解释为:人类对自然界中水的控制、调节、保护和利用。 近年来,宁国市在实施对水的控制、调节工程措施过程中,同时注重对水的保护和利用,将中小河流及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在“治理”的基础上,和“造景”相结合,把水利这一民生工程建设成为真正的惠民工程和景观工程,为乡村振兴添彩。

突出治理,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水利工程的功能重在“利”字。宁国市水利工程从项目的谋划、可行性研究和方案的编制都首先突出治理的功能性,达到治理水患、保证灌溉和安全用水等目标。2019年投资293万元,在实施板桥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时,突出水蚀坡林地综合整治、封禁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完成治理板桥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及环境整治综合治理面积12.73㎢。2020年投资1000万元,实施万家云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对万家乡万家村及云山村境内小流域39.35㎢进行治理,并开展河道水生态建设工程和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有效实现了水利工程的功能性作用发挥和生态修复并重,工程与自然景观、人居环境的融合。

兼顾景观,打造乡村自然美景。宁国市在水利工程突出治理的功能实用性基础上,兼顾景观的欣赏性。2018年,投资800万元实施潘茶河整治工程时,考虑到该地域位于“皖南川藏线”周边,为提升“最美宁国段”自然美景,兼顾景观打造,将水利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自然景观打造有机结合,在潘茶河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加固和新建防洪堤、阻沙坝同时,开挖4500㎡水面,建设一座人工湖和景观坝,打造了200㎡的亲水平台,河岸护坡绿化2400㎡,配套了公用设施、卵石壁画、亮化工程等,彻底改变了河床干枯、杂草丛生、堤岸倒塌的“脏乱差”现象,建设成为以防洪、景观、生态、环保、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公园式河道,潘茶河河水生态流量恢复,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皖南川藏线”最美宁国段一处靓景。

“治、造”结合,提升自然景观。2012年以来,为有效治理河流洪涝灾害,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宁国市大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先后投入2.65亿元资金,对西津河、东津河、中津河重要河段进行治理,巩固提升宁国市防洪体系的同时,使河道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实现了人水和谐共生。

2012年,投资1960万元建设东津河刘村河堤时,为实现功能与生态的结合,将该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通过河道清淤、新建土堤、格宾石笼护坡等工程措施,兼顾了城区的防洪保安和自然生态。此后西津河城北防洪堤、双河西堤,中津河坞村河堤、万福段防洪治理工程,2018年开工的西津河双河东堤工程、东津河中溪集镇段堤防建设均采取河道清淤、新建土堤、格宾石笼护坡或箱型砌块、草皮护坡等工程措施。在中小河流治理的护坡、护岸和护脚工程中,广泛应用了格宾石笼、箱型砌块,这种多孔隙,透水透气,适合水生动植物栖息,近自然河岸结构,实现了工程与生态的复合。

2018年,启动投资9478万元建设河沥溪堤防工程时,水利部门主动对接城市规划和住建部门,将5.1公里河沥溪堤防建设做到治理水患、防洪保安和公园建设“三同时”,结合河道清淤、新建土堤,修建自然漫滩,堆砌格宾石笼基础,建成生态网箱基础,并草皮护坡,打造公园建设基础。

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抗洪排涝能力显著提高,城区河道环境得到改观,生态良好,水源的调控能力和水质自净功能明显增强,依水而建的滨河公园成为水生态环境的亮点,在2017年全面实行河长制的推动下,河道景观得到质的飞跃。荷花塘水利公园被评为宣城市示范河湖;2020年,西津河城区段被评为省级示范河湖;2021年,东津河中溪段正在创建省级示范河湖……

宁国水利通过“治(理)、造(景)”措施,河道改善了生态功能,美化了水生态环境,提升了村容村貌,西津河滨河公园、东津河河沥溪公园已经成为城市的氧吧,津河两岸翠竹摇曳,坡边绿柳叶茵;荷花塘水利公园、板桥河、云山小流域成为一道道乡村美景,自驾游的休憩地。2021年,宁国水利继续秉持“治、造”理念,新开工33处水利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乡村新景,继续为乡村振兴添彩。


通讯员:周春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